2020年1月19日 星期日

star realms

最近讓我入steam坑的遊戲,其實這遊戲原始是桌遊但是手機和電腦上也有出,為了在電腦上也可以玩,所以我裝了STEAM,不過最大的主因還是這遊戲只要付費一次在任何支援平台都可以同步,不像很多app不同平台你想玩就要再付一次錢。

其實就是個卡牌遊戲,屬於deck building game和遊戲王那種Trading Card Game不一樣,最大的差別就是這種遊戲不用抽卡包,大家都是從一樣的牌然後在遊戲過程中慢慢組出自己想要的牌組,雖然運氣影響程度也會提高,但是至少不會被課金程度影響,而且遊戲本身也比較簡單,如果有甚麼東西會繼續花錢的話就是會出擴充包,買了變化會更多,但你不買也不會怎樣,重點擴充包裡的卡片不會只有你一個人用到,你在線上配對的話只能和和你用依樣牌組的人對打。

這遊戲對我缺點就是....其實我對太空主題一點點興趣都沒有....但我也找不到其他喜歡又有出app的遊戲,最一開始是玩一款叫Ascension(android上免費下載),但這遊戲玩過就知道有時候會很卡....有時候錢多想買卡的時候場上沒得買,有時候攻擊點高想打怪但是沒得打,還是和star realms依樣玩家對轟比較開心。

然後說下這遊戲的AI,和AI比賽完全沒有等待時間就不用講了,然後有簡單,普通,困難三種難度,差別大概是這樣
簡單: 大部分時候都是普通人
普通: 偶爾變成武藤遊戲
困難: 武藤遊戲
都給你一直抽就好了。

2020年1月13日 星期一

回顧一下去年

雖然我的去年真的沒什麼好回顧的,因為我有一半的時間講真的就是個廢人,應該說至從2018年中開始吃藥以後我的時間感覺有點錯亂,好像2018年中~2019我年底停藥的時間是連在一起的,所以去年常常會有我以為是2019年的事情,但那根本是2018年初發生的事了,總之就是很混亂。

但平心而論,我去年根本是在開倒車,人生第一次留停,而且老實說那一大段時間我都沒什麼印象,一直到後期我才比較有精力,所以和人約吃飯也常常根本沒有實行,不過不過,在去年11月的時候我成功停藥了 !!(撒花撒花)😎,雖然也不是不吃藥以後就可以達到和以前一樣的出力程度,但至少我已經兩個多月不用看到任何醫生的臉了,一直看醫生很消磨精神的。

而且現在恢復的好很多,再回頭看以前那種狀態下發洩的文章會懷疑這真的是我自己打的嗎??(恩~我有一個只有自己看到的發洩用twitter)

然後去年也去開了個小刀,還好去年我突然想要保個險,所以就算要自費也不用自己錢全噴出去,有保險真好,而且還是趕在費用級距要往上調的前一年做這個決定,不然保費會變更貴,而且術後也沒什麼麻煩要照顧的東西,這個自費很值得。

我去看的那家身心科,我一開始去的時候才剛開始營業,人也沒有到很多(雖然還是要等),到了後來人越來越多,而且不同性別和年齡的人也越來越多,我覺得這一類的問題比起走進醫院,走進自己家附近的診所還是比較容易讓人踏進去,後來如果有需要的話他們也有合作的心理諮詢師來幫助你,我本來想要的BUT,好貴.............所以就放棄了😓
戒酒也是身心科的服務項目,我覺得我身邊很多人可能需要。

差點忘了打而且我去年還結婚了。

2019年12月3日 星期二

發展障礙

看到書上有案例有人是因為溝通能力太"奇妙"導致其他人的困擾被公司主管提議去看精神科,但是和醫生的溝通也雞同鴨講,後來主管自己跑來找醫生。

我覺得如果太隨便叫一個人去看精神科可能會出事,不過那個主管認真的把他奇妙的行為都記錄清楚,在這種情況下請人去看醫生可能對大家都好,不然當事人難過,其他需要相處的人也覺得難過,因為在發展障礙當事人身邊的人也是有可能精神壓力過大的(比方說Cassandra affective disorder不過這好像只限定用在夫妻之間?)。

比方我看過有人因為部下講不聽又不好溝通搞到自己快崩潰在網路上尋求協助(然後被人放大絕說其實你離職也是一種選擇,雖然好像也沒錯)

2019年12月1日 星期日

asd?

再我看了那麼多書之後我也懷疑我是ASD了,但是有個很矛盾的地方,老實說我常常覺得我根本內心對其他並沒有太大的關心(其實我找不到適切的詞,或者應該是不在意),但是又非常對於別人的話想不開,有時候覺得其實想不開根本是因為小時候常被罵帶來的影響,我不想在意別人,但是從小不在意的結果是被罵。

比方說我從小就常被說奇怪,但是我自己覺得我就算怪有什麼問題嗎?沒有。但是因為這樣一直被罵一直被針對其實我受不了,久了我就變的極端在意怎樣在他人心中表現的"正常"。

可是我其實根本不知道怎樣叫正常阿?於是什麼事我都懷疑自己的方法,覺得別人做的一定才是對的,所以我的自尊和自信很低落,因為當我還小還不會掩飾自己個性的時候就是一直被大人罵,同儕也是一副不能理解的態度,而且我覺得學校其實是很要求同質性的地方。所以我很討厭大學之前的學校。

回頭看去年到現在的blog

時間過的好快,事情也是一堆但是這段時間的記憶對我來說很模糊,可能有某段時間我根本沒有明確的記憶,但是回頭看來藥真的吃了好久,看到十月我還以為是今年十月,原來是去年的十月阿,雖然我根本不記得第一次踏進身心診所的時候是幾月了。

總之我現在不吃藥了,也終於過了一個月沒有看到任何醫生的臉的日子。不過我始終很擔心哪一天就又回去了,或許當我還需要擔心的時候就還沒有完全好,只是現在不需要藥物幫我。

switch體感遊戲

因為switch的just dance 2020在特價所以就買了,感覺switch完全被我當成體感遊戲專用,買過just dance 2019/2020, 有氧拳擊,健身環大冒險,當然一開始是為了讓不愛運動的自己早點有趣又運動到的方法,說一下不同遊戲的簡單心得。

Just dance:
好好跳當然也是有運動量的(其實每個都是好好動一定可以當有氧運動),不過對我這種肢體殘障來說不是我想好好跳就做得到,通常會太集中在右手出力,但是其他地方就還好,或者會不知覺聳肩,總之肌肉酸痛通常是在兩邊肩膀附近,特別是右邊的,我現在就超酸痛的QQ。

有氧拳擊:
不會有你做不到的動作,只會有你不好對拍子的動作,想要更訓練一點也可以自己戴有加重的手套,不過就有趣程度來說這款真的不算遊戲,他就是運動,對我來說最大缺點是音樂很沒勁。

健身環大冒險:
先讓我罵聲fuck○|▔|_ 
是這幾款遊戲裡面我最推薦的,裡面動作一定都做的到,但可能會做不正確,雖然"靠北環a.k.a靈環"會一直提醒你一些動作,但如果有需要上網查一下也不錯,比方深蹲之類的,但是太累的時候還是很容易越來越歪,比方深蹲起身的時候膝蓋會內夾。
遊戲性也最高,比較會想一直玩下去,就像打電動會想快點看到後續,但累的程度也是最累的,而且比較會逼自己繼續,不然關卡打到一半中途退出感覺很差,被打死的時候崩潰程度也比其他遊戲高,崩潰程度真的不亞於存檔點制的遊戲死在半路的時候。
另外也比較有兼顧到肌耐力和有氧。缺點是現在缺貨的樣子。

2019年9月17日 星期二

斷藥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Antidepressant_discontinuation_syndrome

呃,基於各種理由我開始停主治療藥了,畢竟我都吃了一年,其實繼續吃下去真的好嗎?我也會擔心,而且我也不知道斷藥這過程需要我話多少時間適應,再說我有原因非要斷藥不可。

雖然起因是因為我開了刀之後只記得婦科啥時要回去複診,然後記錯了該回去的時間所以我就....沒有藥了,等我發現的時候他們已經在歡度中秋節(遠目)

精神科的藥好像不少都需要經過戒斷症狀,雖然像我這樣一次直接不吃的方法是不正確的,應該是要慢慢減量(可我那藥是膠囊,通常膠囊裡面的藥都很苦冏其實要我拆開吃我也有點抖)

今天是停藥第四天的樣子,其實第一天的時候我以為我什麼症狀都不會有,再過一天就發現我錯了,我的偷好暈啊啊啊啊啊。雖然之前約了要找時間和人吃飯,但超過我家一定距離要我自己移動有點難度啊啊啊,而且偶爾會有一種靈魂飛走的感覺,總之最近非靜止狀態的時候偶爾會看我停在原地不會動,或者偶爾會覺得有白噪音。
還有東西不能吃太多,會非常想吐,不過或許我吃的劑量還不算多,所以相比其他人的症狀覺得還可以,但要我靠自己一個人出門會有點抖,特別是公車我覺得會跌倒冏但我家離捷運站沒有很近。

斷的藥是venlafaxine是一種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類的抗抑鬱藥,也是醫生最一開始就開給我的主治療藥,只是當初吃下去吃了兩個禮拜還是每天睡神附身一樣實在不能好好上班,於是換成了前一代的SSRI雖然一開始也是想睡,但這是錠劑可以切一半早晚分開吃來慢慢適應。

後來留停以後我又請醫生開回來本來的藥,畢竟我一種覺得一開始的比較有用。

半衰期越短的東西越難戒,比方說古柯鹼,古柯鹼是5-羥色胺去甲基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攝取抑制劑

好像只比我的藥多了一個作用,其實一直覺得毒品和藥的距離好接近 ,呃....不過半衰期只有一小時,加上效果更強,想要離開他就會更難。